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人工养殖对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对野生(YS)和人工养殖(YZ)尼罗罗非鱼的肠道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两者肠道菌群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在野生环境下,尼罗罗非鱼肠道中Actinobacteriota、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为主要优势菌群;在人工养殖环境下,Actinobacteriota、Proteobacteria和Cyanobacteria为主要优势菌群。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表明,YZ组群落多样性指数低于YS组(P<0.05)。门水平上,YZ组的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ota、Bacteroidota和NB1-j菌门低于YS组(P<0.01或P<0.05),Cyanobacteria、Dependentiae高于YS组(P<0.01或P<0.05)。属水平上,YZ组的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 Mycobacterium、 Paeniclostridium、 IMCC26207、 Methylocys...  相似文献   
2.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蛋白质的代谢副产物,水体中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会显著抑制罗非鱼的免疫力。肠道微生物与鱼类的免疫息息相关,然而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否影响罗非鱼的肠道微生物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吉富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群落主要以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氨氮和亚硝酸盐不改变罗非鱼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但显著改变物种组成,其中Aurantimicrobium菌属在两种处理下比例显著降低。原核类群功能注释(FAPROTAX)分析表明,氨氮和亚硝酸盐胁迫导致的差异ASVs主要涉及化能异养、好氧化能异养、硝酸盐还原、脂肪族非甲烷烃降解、芳香烃降解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本研究通过了解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研究肠道微生物对罗非鱼免疫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使用聚合膜修饰电极测定维生素B6的新方法。在pH 6.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聚L-谷氨酸修饰膜,并且研究维生素B6在聚L-谷氨酸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方法,即在外加电压为0条件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测定维生素B6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0.1 mol/L PBS(pH 6.80)载液中,维生素B6在聚L-谷氨酸修饰电极上产生一不可逆氧化峰,在选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测定维生素B6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6~2.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3 5,n=10),检出限为9.0×10-7mol/L,连续测定4.00×10-4mol/L维生素B6标准溶液20次,电流值RSD为1.05%,进样频率为120样/h。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速。使用修饰电极建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所得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可成功应用于西药维生素B6片剂中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基于Zeta电位法分析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Zeta电位的角度考察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吸附规律,为适时监测和优化制糖澄清工艺提供新途径。【方法】通过模拟亚硫酸法制糖澄清工艺,探讨新生亚硫酸钙吸附蔗汁胶体过程中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吸附量(Qe)的相关性。【结果】随着p H和胶体浓度的升高,Zeta电位和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Qe逐渐增大;随着Zeta电位的增大,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Qe也逐渐增加。新生亚硫酸钙对胶体的吸附等温线采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时,其拟合参数R^2大于Langmuir模型的拟合参数R^2。【结论】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吸附特性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且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Qe与其Zeta电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三甲胺(TMA)、氧化三甲胺(TMAO)、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VC)进行检测,并进行感官评定。建立以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摩尔比值为指标的鱼产品鲜度评价方法,并通过与传统的感官评定、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对比,检验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比值与传统方法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性,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摩尔比值法比传统方法更能直接有效反映鱼产品的新鲜度,操作也更简便。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黄颡鱼发病的原因,试验从患病黄颡鱼体内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命名为GDYM20160809,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PCR扩增其16S rDNA片段,经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同源性达100%,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迟钝爱德华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头孢类药物、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新生霉素、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6种药物耐药;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实,菌株对罗非鱼、禾花鲤、草鱼和黄颡鱼都有很强的致病性。本试验结果为有效防控黄颡鱼细菌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根据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cf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高灵敏度鉴别无乳链球菌的巢式PCR方法。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对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可检测到活菌浓度为8.7×104CFU/m L的无乳链球菌。对采自广西地区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19份罗非鱼样品进行检测,18份可获得目的片段,扩增到的序列均为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序列,检测准确度达到94.7%。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照射诱导菌种的方法可使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增加。首先考察了不同紫外照射时间和功率对灵芝菌丝体形态、生长速度及多糖含量的影响,发现小功率、短时间的照射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并可提高菌丝体多糖的含量,而大功率、长时间的照射则会对灵芝菌丝体产生相反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紫外照射提高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的最优条件,即用20 W的紫外灯照射灵芝菌种10 min,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可达9.57%,比未经紫外照射的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提高了3.45%。另外,将未紫外照射和在最优条件下紫外照射的灵芝的菌丝体多糖进行抗氧化能力比较,发现二者清除·OH和O_2~-·自由基能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患病胡子鲶体内分离得到一株菌,通过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分析,得出该致病菌为摩氏摩根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致病菌对胡子鲶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同时对罗非鱼、泥鳅和禾花鲤也有很强的致病能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KD01菌株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新生霉素等药物有高度的耐药性,对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等药物敏感。本试验结果对胡子鲶出血性肠道坏死疾病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可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竖鳞病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罗非鱼竖鳞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本试验从出现竖鳞症状的患病罗非鱼不同部位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命名为GXKJDX01,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方法对其研究。结果显示,致病菌株GXKJDX01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该菌株对青霉素G、红霉素、万古霉素等5种药物有高度的耐药性;对罗非鱼、黄颡鱼、泥鳅和禾花鲤均有较强的致病性。使用恩诺沙星、左氧沙星、头孢曲松等11种药物可有效对其进行防制。本试验首次报道维氏气单胞菌作为竖鳞病的案例,为其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